兄弟们,选品前不看市场饱和,等于白扔钱!我有个朋友跟风做手机壳,一头扎进9.9美元的低价战,半年亏了十多万才醒悟不是产品不行,是这类目早“卷不动”了。
其实在抖音判断产品是否饱和,根本不用复杂分析,掌握6个实操方法就行了,今天军哥把这些从踩坑里磨出来的技巧给大家讲透,新手照着做,别再当“陪跑冤大头”了。
一、查头部垄断:前10家占超90%?直接绕路
先看头部商家“吃了多少蛋糕”。如果目标类目里,销量前10的小店拿走90%以上销售额,新手基本没机会。就像美妆套装类目,有个头部店单家就占近50%销量,剩下几百家抢残羹,要么打低价亏本金,要么没流量卖不动。
实操:抖音小店后台搜类目,看“销量排行”前10总占比,超70%就别闯,低于50%还有空间。
二、算增长与竞争比:光增长快没用,得看竞争跟不跟得上
别被“高增长”迷惑,关键看“增长速度”和“竞争激烈度”是否匹配:
·像假睫毛与胶水类目,增长78%但市场占比仅19%,头部分散(第一店仅占18%)——这是“增长快、竞争小”,有机会;
·若类目增长才10%,却有几百家新商家扎堆(比如前两年的ins风水杯),就是“增长慢、竞争大”,进去必亏。
避坑:用抖音后台“类目分析”查新增商家数,若增速超GMV增速,说明竞争过剩。
三、盯价格带:80%商品挤同一区间?低价内卷信号
打开抖音搜类目按价格排序,若80%商品集中在同一价格带(比如10-20美元)且销量平平,就是低价内卷重灾区。我那朋友做手机壳,没注意90%同行卖9.9-12.9美元,跟着定价后利润盖不住物流,清仓亏3万。
技巧:想做热门类目就避开扎堆价带,比如大家卖10-20美元收纳,你做25-35美元“品质款”,吸引避低价的用户。
四、看平台招商:官方推的是机会,长期没动作可能饱和
抖音会“缺啥招啥”:若类目上首页、有流量扶持或发招商公告(比如之前的智能家居小工具),说明“供给不足”;若半年没招商动作(比如基础款T恤),大概率已饱和,平台都懒得推新商家。
提醒:关注“抖音电商招商”公众号,每周更稀缺类目清单,比瞎猜靠谱。
五、用工具验证:两个数据超标,就是饱和预警
别凭感觉,用Glodastory查关键数据:
1.商品数量增速超销量增速(比如太阳镜商品数增120%,销量仅增30%)——货多卖不动,已饱和;
2.3个月内商家数翻倍(比如之前的网红发夹)——供给超需求,很快陷价格战。
建议:重点看近3个月数据,比全年数据更精准(全年含过去蓝海期)。
六、亚马逊对比:避开“抖音红海、需求假象”
抖音满屏都是但亚马逊仍有好销量(比如网红吸管杯)——说明抖音是红海,整体需求还在,只是内卷严重;若两边都鲜有人卖,别以为是蓝海,大概率需求不足(比如复古打字机摆件),做了也没人买。
技巧:亚马逊搜同款,看Best Seller销量和评价,亚马逊高、抖音多就别做抖音,两边都低直接放弃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: 军哥出海电商
评论列表 (0条):
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...